微短剧培训班(基础班)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0

一、培训项目简介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产品,以其传播速度快、制作周期短、受众覆盖面广、触达定位精准的特点,迅速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风口。微短剧及短视频创作,不仅成为当前融媒体时代内容创作与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市场空间。新的媒介发展趋势,不仅对微短剧的制作和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新一代的内容创作者和传媒新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为了适应这一行业需求,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传媒领军院校的行业优势,戏剧影视学院“双一流”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以及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的平台支撑,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同主办微短剧培训项目。

戏剧影视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科中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国内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影视艺术类学院。2017年我校“戏剧与影视学”荣列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我校“戏剧与影视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连续被评为A+学科,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广播电视和电影学专业硕士均获评A+。作为“双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牵头建设单位,以及“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博士培养试点单位,戏剧影视学院秉持“知行合一,道器兼修”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学业、品格、视野”相济兼修,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同时,戏剧影视学院拥有一支涵盖导演、编剧、表演、摄影、剪辑的影视生产“全流程”环节的师资队伍,为影视业界培养输送了像董润年、应萝佳、霍猛、魏书钧等知名电影导演及制片人,黎志、马成成等网剧微短剧导演,导演、摄影专业以及MFA毕业生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以及金鸡百花等重量级国内电影节屡获大奖。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一线微短剧创作的行业经历,拥有微短剧行业协会的创作及评审专家团队,具备承办国家级微短剧大赛的行业资源和节展经验。基于以上综合优势,微短剧培训项目将致力于打造符合微短剧制式要求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

继续教育是中国传媒大学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学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开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拥有组织健全、机构合理、渠道畅通、内外协调的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体系;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一支热爱继续教育事业、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熟悉学历继续教育规律的管理人才。学院秉持“植根广电系统,面向全媒体、服务全社会”的理念,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为国家广播电视系统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迄今已有六万多名毕业生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岗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和工程技术专家。

二、培养目标

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能完成微短剧制作全流程的专业课程,迅速上手微短剧制作的方法技巧,培养微短剧的创作思维及新兴媒介思维,同时也能获得与业界大咖及资深专家见面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学成果的优秀作品,更能实现从个人创作到微短剧创投平台和国际国内电影节微短剧竞赛单元的推荐和直通,从而实现学员从制作思维、制作技法到制作终端出口全方位提升的目标。

三、培训对象

广大微短剧行业及媒体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对影像创作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和社会人员

四、课程特色

1.专业的学习平台: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传媒界的最高学府,学校拥有一大批同时具备理论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经历的师资力量,同时还有专业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团队,为学员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2.雄厚的师资力量:聚合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教师、资深行业人士、业界头部讲师等共同执教,从行业前沿角度,提供更专业化的优质课程资源以前瞻视角掌握行业发展动态;

3.全新的课程体系:立足于短剧内容拍摄与创作,设置创作理论、外拍训练、案例分析、内容运营、品牌传播及变现模式等内容相结合的课程内容;

4.高强度实操集训:学员在策划、前采、实拍、剪辑与后期制作的全流程中,收获专业化的微短剧制作技巧、提升新媒体领域生产制作的能力并落地产出高质量的短剧作品。

五、培训内容

模块一 《微短剧的创作现状及趋势》:梳理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微短剧创作的特点及规律,重点解析“爆款”微短剧的创作特色及传播路径,为微短剧创作提供行业资讯和范本参考价值。

模块二 《微短剧文本叙事》:针对微短剧剧本写作的创作指导,帮助学员建立从短视频、微短剧到短片创作的基本剧作技巧,以适应剧本下一步的影像转换及微短剧平台的制作要求。

模块三 《微短剧影像制作技术》:拍摄器材的选择与使用、构图、景别、运镜技巧、灯光运用与场景布置、分组演练:运镜、灯光、演员调度指导。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影像创作手法,掌握兼具互动性与观念性,新技术与新媒介思维的综合视听艺术形式,并利用AIGC技术实现影像表达。

模块四 《微短剧表演基础》:学习媒介融合和智能媒体环境下不同的表演方式,把握AIGC技术影像下动作捕捉技巧的表演方式,寻求适合微短剧表演的节奏及方法,通过表演技巧训练为微短剧拍摄打基础。

模块五 《微短剧创作与实战》:了解微短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和融媒体环境下受众传播的表达方式,针对微短剧学习视听语言,掌握微短剧特有的叙事节奏、导演的基本技巧及剪辑手法,以“工作坊”形式,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拍摄流程完成微短剧创作作品并进行展映。

六、培训师资

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专注于影视创作、微短剧创作及传播等领域;

业界专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编导、摄影师和剪辑师等。

、培训信息

1.培训时间

每期课程学习时间共计 2周,定期开班。首期开班时间:2025616-27

2.培训费用

13800/人。食宿费用自理,可推荐周边酒店住宿,依当季价格入住。

3.培训证书

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经考核认定,可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培训教育结业证书。

4.培训地点

中国传媒大学校内

5.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手机:13811279121(微信同号)吴老师

座机:010-65779538

010-65779561

010-65779798

010-65783185

扫码报名: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23号楼北侧209